SZA万花筒 | A Level学部生物社春日研学行:解码上海交大农业与生物学院的科技生命密码
在圣华紫竹学院,每一个社团都是一束独特的光芒,照亮着同学们的校园生活。从学术探索到文化传承,从艺术创作到体育竞技,社团活动如同一场场精彩的青春盛宴,展现出圣华紫竹学子的无限活力与创造力。本学期,我们正式推出「SZA万花筒」栏目,将镜头对准这些充满活力的社团,记录下丰富多彩的活动、展示那些来之不易的成绩、诉说他们成长背后的故事,让每一位读者都能感受到社团的魅力与温度。第一期,让我们一同跟随A Level学部生物社的脚步,开启一段探索生命奥秘的奇妙旅程。
春日的校园里,一群怀揣探索梦想的少年正以独特的方式丈量世界的广度。A Level学部生物社的同学们在半个月内,先后走进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的试验基地与实验室,用双眼见证科技的力量,以双手触摸生命的奥秘。这场跨越田野与实验室的探索之旅,不仅点亮了他们对生物专业的热爱,更在心底埋下了一颗颗关乎人类未来与生态责任的种子。
Part 1春日田野上的探索之旅——感受农业科技的温暖力量
三月的试验田里,葡萄藤新芽初绽,球根花卉竞相绽放。3月5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现代农业工程训练中心主任马晓平老师的带领下,30余名同学穿梭于鳞次栉比的试验田中,沉浸式体验农业科技的创新魅力。
在学科导览环节,马老师系统介绍了农业与生物学院的概况,并详细讲解了各学科的研究方向和发展前景,让同学们对农业与生物学科的多样性和重要性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当提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环境调控增产等前沿技术时,同学们一边听讲,一边仔细观察,纷纷感叹现代农业科技的强大。
当来到资源与环境系的智耕农庄,同学们参观了鱼菜共生系统和都市农业生物质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系统。鱼菜共生系统将水产养殖与无土栽培相结合,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而生物质废弃物资源化系统则展示了如何将农业废弃物转化为有机肥料,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这些创新的农业模式让同学们大开眼界,深刻体会到科技对农业的推动作用。
在随后的主题讲座中,马老师从中国历史的角度出发,梳理了中国农业的发展脉络,并对比了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差异。他特别强调了绿色农业与生态农业的区别,指出绿色农业注重通过减少化学投入来保护环境,而生态农业则更关注生态系统的整体平衡,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马老师还结合国家战略,鼓励同学们在未来选择大学专业方向时要顺应时代需求,关注农业科技的前沿发展。马老师的讲解内容丰富、深入浅出,让同学们不仅学到了知识,更感受到了农业科学的使命与责任。
实验室里触摸科技温度——RNAi探索点燃科学梦想
3月19日,A Level学部生物社的12名同学带着对科学的好奇与热情,踏入了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唐雪明课题组的实验室。课题组何梨博士热情接待了同学们。作为华中农业大学博士、美国德州农工大学访学学者,她介绍了实验室的核心研究——基于RNA干扰(RNAi)的有害生物防控技术。该技术通过特异性降解有害生物基因的RNA,精准抑制其危害,被《Science》杂志评为2024年全球十大科技突破。目前,团队研发的全球首款RNAi杀菌剂已完成国家认定,即将投入应用,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新方案。
在动手实践环节,同学们有机会亲身体验了三个实验:首先是在显微镜下观察蚜虫的形态结构,了解其生活习性和危害;接着是学习如何识别病原微生物的形态特点,并认识其对作物的危害及防控方法;最后,同学们亲手操作了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深入理解DNA分离和鉴定的基本原理。每个实验都让同学们沉浸其中,专注记录、积极交流,展现出对科学的浓厚兴趣。
此次走进农生院实验室的活动不仅让同学们近距离接触到了前沿的科研工作,感受到了科学研究的魅力,更重要的是激发了他们对未来职业规划的思考。通过这种沉浸式的学习方式,每一位参与者都能深刻体会到科学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探索未知、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而正是这种力量,正在引领着新一代的年轻人向着更加光明的未来前进。
3月两趟社团研学行的开展,离不开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的鼎力支持:特别感谢马晓平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试验基地工作人员的悉心引导,以及唐雪明课题组何梨博士的专业指导和实验室成员的耐心协助。正是各方的倾力合作,让同学们在试验田与实验室中触摸到了农业科技与生命科学的脉动。相信A Level学部生物社的每一位同学也将继续在实验室、田间与书本中吸收成长的养分,使科学的种子在年轻的心灵中生根发芽,终成参天之木。
【报名信息】
免费电话:400-8080-302
联系人:欧阳老师 手机:17310788597 微信:Anne8597
江老师 手机:18017921033 微信:jiangyue2046
来源:国际学校网 本页网址:http://huaer.ctiku.com/dongtai/3667.html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电子邮箱:jiangyue2012@qq.com